随着秦王荡的一声令下,凿井工作就正式展开。
众工匠把六十斤重的钻头悬在空中,利用钻头的重力落下砸碎岩石,人力再将钻头举起,周而复始。
这时秦王荡又命人用扇泥筒将这些含有岩沙的泥水取出,这样就成了井。
忙活了两一夜,一众工匠轮番上阵之下,其开掘的井可达二百米深,井口却仅有碗口大!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开凿出这么深的盐井,秦王荡已经心满意足了。
他相信以国饶智慧,肯定能不断优化钻井方式,井越钻越多,也越钻越深!
要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直到后来清道光年间才钻出了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海井。
此盐井历时十三年,方始凿成。
井深1001.42米,既产卤,又产气,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历代盐工在自贡先后钻井一万三千多口,有的井深达一千米,即使以平均三百米计,等于凿穿了四百多座珠穆朗玛峰!
紧接着,秦王荡为解决钻井取砂的这一大关键问题,又发明出搧泥筒。
汲筒和泥筒有区别,但工作原理完全相同,两者都是竹制,筒底“悬熟皮”(即单向阀),入水则启,出水则闭。
因岩砂和泥水在筒内下坠,熟皮受压紧贴简底,不泄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