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纣王宠幸妲己,荒淫无道,贪图享受,耗费民力,剥削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来修建朝歌、鹿台、酒池肉林,大肆搜刮民力,使得黎民百姓不堪重负。
其次,纣王亲奸佞、远贤臣,重用费仲、恶来等趋炎附势,与民夺利的小人,却把爱国为民的微子、比干等大臣驱逐、杀戮。
还有,就是为了压制人民反抗,纣王大兴严刑峻法,使得国人的身心受到极大摧残。
最后,为了转移国人的矛盾,纣王又加大对四方诸侯的征伐,结果却是造反的诸侯越来越多,国人受到的盘剥越来越重,导致实力削弱、众叛亲离。
在牧野之战中,商兵亦或者是奴隶倒戈,帮助周武王取得战争胜利,灭商建周。
其实关于商纣王的一些事迹,世人还是深表怀疑的。
譬如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怀疑过,认为是有人故意把天下的罪恶都加在商纣王的头上。
“宋王说的没错,商纣王之亡国,不在于所谓的妲己,而是其好大喜功,不得民心的本质!”
向寿肃容道:“根据史书记载,纣王相貌堂堂,英武不凡,自小就聪明伶俐,天生神力,其力者,可托梁换柱,倒拽九牛,但是作为一个帝王,尤其是处于混乱之世的帝王,光有这些优势,是远远不够的。那时的人们需要的是仁政,是安定,但纣王却凭借其聪明的脑袋和贪婪的心,让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逼得诸侯造反,烽火四起。”
“尽管国力已经衰落,但纣王自己文武双全,有能臣辅佐,有强大军队,只要他把心思用于正途,广施仁政,还是能大有作为,说不定还是一个中兴之主,让商朝再延续上百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