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克己似乎也十分认同的点点头。。然后补充道:“是的郡公,梁公所言有理,况且现在我们招兵,哪里有恁多的武器发给他们。”
现在摆在宋杰面前的选择十分困难,地盘和人口似乎都有了,不过没有粮食,武器也不够,总不能让一群农夫去守那些地方吧。
“郡公,我们还得提防金人的偷袭,他们使出诡计,把附近州府的流民都往我们这里赶,恐怕不会只是看热闹,定然还可能有后招,老朽觉得他们再次派兵来袭的可能很大。”
“当我们为了应付流民手忙脚乱之际,他们趁机来攻,便会打我们和措手不及,换做是我,也定然是要这样做的。”梁尚君继续分析道。
宋杰听后心点点头,老梁的分析十分在理,看来现在只能放弃扩大地盘的打算,先全力应付流民安置和金廷可能派兵来袭之事,保住胜利果实更重要。几十万流民不能让他们聚集在一起,这样容易生乱,这也是宋杰安排他们修路,修水坝的缘故。
“那好,先在便全力安置流民,修路和修水坝,建水泥窑之事不变,不过这样也只能安置不到十万青壮,其他还有什么办法,现在也不是播种的时节,也不能把他们赶到乡村的土地上去。”宋杰又问向众人道。
“小杰,我记得,你之前用大棚种植粮食四个月便成熟了,何不让一些人去建大棚,让琉璃工坊那边全力开工,我想一个月下来一万人能搭建数万亩田吧。”这时谭木匠建议道。
“搭建大棚?”宋杰忽然眼睛一亮,对呀,自己怎么忘了这事,遂又向宋冒贵问道:“贵伯,一个月咱们能产多少水晶琉璃用来搭建大棚。”
宋冒贵闭着眼睛算了算。半晌后说道:“一亩要三千斤的琉璃才够,我们十座窑每日产量不过三万斤,不过十亩地,除非再建五百座窑,三百座铁炭窑,还要数万人去挖矿,或许半年月够弄个十几万亩大棚吧。”
“啊?这么多!”宋杰一听这数字吓得咂舌,居然要新修八百座窑,而且现在提高了如此大的产量,今后生产了销到哪里去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