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务实没有立刻回答,他将笔放下,抬起头来,目光穿透书房的窗户,似乎在遥望着远方的钟山。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南京的局势,早已不是一日之寒。心学派在这里根深蒂固,勋贵们也与他们同气连枝,若不借此机会加以整顿,朝廷大政一旦到了这里便要打个折扣,于国家有大害。」
「那叔父确实打算清除南京心学痼疾?」高杞追问道。
高务实转过身,从书桌上拿起一份已经写好的奏折,递给高杞:「这是我准备呈给皇上的奏疏,你先看看。」
这个做法并不违规,毕竟官员们的奏疏也未必都是自己来写,否则养那么多师爷干什么?高杞本就是机要秘书,放在外头也就如同师爷,看看奏疏很正常。说到底,这是大明官场的潜规则之一。
高杞接过奏折,仔细起来。奏折中详细列举了南京皇宫整修过程中发现的贪腐问题,以及涉案的官员和勋贵名单。但与高务实往常的奏疏有所不同,这道奏疏中高务实并没有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只是简单地将问题摆在了皇帝面前,明显是让皇帝自己做出决断。
「叔父这是……」高杞有些不解。
高务实微微一笑:「皇上英明,自然能看出其中隐患之大。我若直接提出处理意见,反而显得我有所图谋。不如让皇上自己决断,更能显出皇上圣明。」
这倒有意
思,他不是说皇上能看出贪腐之严重,而是说皇上能看出隐患之大。换句话说,他认为在皇帝看来,贪腐虽然严重,但其实并非最大的麻烦,这件事背后的隐患才更要紧。
高杞想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想那些勋贵本应该站在皇上一边,现在却和心学派在南京形成了地方势力,这不比区区几十万两银子的贪腐问题严重百倍?况且几十万两还是总价,真正贪墨的部分不可能那么多……毕竟这南京皇宫确实还是翻新过嘛!
「接下来,还有些事要你去办。」高务实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高杞的思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