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我爱读小说网 > 重生之黄金年代 > 第一百八十一章 传国玉玺 (4 / 7)

第一百八十一章 传国玉玺 (4 / 7)

        难道,她真把自己当成傻瓜了?

        发现对方一脸淡然不为所动,她接下来又补上了一句道:“另外,我还可以送给陈先生一件对于你们中国人来讲,意义非同一般的宝物

        注视着身边英国贵妇,陈小初也不由有点奇怪对方到底有什么宝物,能够这样一脸自信吃定自己,于是张嘴嘀咕了一句,“如果是这样,我到是很想知道威尔仕夫人嘴中对中国人来讲意义非同一般的宝物,到底是什么东西。”

        很显然,这名英国贵妇人明显是有备而来,到达酒店门口就吩咐跟在后面保镖从车拿出一只木盒递了过来,这才微笑着说道:“这件五小望,是多年之前一次很偶然机会得到,据说在中国人眼中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宝物,希望陈先生能够喜欢!”

        普通人提到玉垒,基本上都认为肯定是价值连成的东西,实际上中国历史上皇帝使用过的玉望多如牛毛,也只有少数几枚玉望能够称得上价值连城。

        打个比方,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立国王朝上下百个,有名无名的皇帝更是数得数不清,而每个皇帝基本上都会给自己准备五六个玉望以做各种用类,加起来在历史上产生的所谓玉垒差不多上千枚。而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物以稀为贵,这东西虽然在历史上意义极为不同,可数量一多也就不怎么值钱了,也难道陈小初在听闻对方送给自己是一枚玉望时,脸上表情会显得是那样的淡然。

        不过,当他将那只锦盒打开目光在里面那方玉小望上扫过时,脸上立匆浮现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惊愕表情,一张嘴巴也随之张得足够能塞下两只鸡蛋。

        因为,他在那块玉壁上看到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行八个篆字。

        “老天,不会是传说中的传国玉望吧?”注视着锦盒内那方传国玉小望,陈小初脑子里也不由浮现出关于传国玉垒与和氏壁的传说;

        “传国玉望”就材于“和氏之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在今安徽蚌埠市荆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刚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玉,仍以欺君罪再利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刚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赐之。旋昭阳在水渊畔大宴宾客赏璧,是时有人大呼:“渊中有大鱼”。众人乃离室临渊观之,回席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当时疑为门人张仪所窃,于是拘仪而严加拷问无果。张仪受此凌辱,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引,拜为秦相,乃游说诸国联秦背齐,复以使节身份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拘怀王,克那都,尽取楚汉中之地,终于得报此仇。后此璧为赵国太监缪贤所得,旋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