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客师急了,忙道:“大兄,三思啊!”
李靖摆摆手,不以为意道:“我知你的担忧,但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若当真能够消弭隐患弊端促使帝国长长久久,使得天下百姓免于战乱,岂能因个人之安危荣辱而踌躇不前呢?吾辈军人之所以鏖战沙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以战止战,天下无战事,才是吾辈的最高荣耀。”
他这一生只是看不清形势、办不明白事情,但绝对不怕事。
人生区区几十载,冬去春不来、人无再少年,到了他如今这风烛残年,还有什么好怕呢?
至于儿孙……儿孙自有儿孙福,未必管得了那么多。
打了大半辈子仗,兵势常胜、未有败绩,但是在政治上的短视、愚钝令他饱受摧残,声誉不佳,尚不知史书之上对他评价如何,想来也不会颇多褒赞。
临老若能做出一件功在千秋之事,或许可以扭转评价,将来盖棺定论之时,能够一个美谥,流芳百世。
“忠武”不敢想,但只要能有一个“忠”字,便不枉这一生……
而李勣亲自登门恳请自己出山,正是委婉的表达必将全力消除他的后顾之忧,尽全力维护他的身后之事,如此,还有什么好担忧呢?
李勣果然拍了拍李靖的手背,温言道:“卫公只需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其余诸事,不必担忧。”
没有什么情真意切的保证,更没有热血激昂的鼓动,简简单单一句话,令李靖极为心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