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浩“写得”那《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的韵书他们或许也曾见过。
不过显然他们没有把此钟浩跟彼钟浩联系在一起,毕竟钟浩这个名字太普通了。大宋那么多叫这个名字的,不熟悉他的很难联系在一起。
如果没有官家的亲自批阅,刘敞等三个详定官大概会一致认定这份试卷应该归为三甲之列。
但是这事儿没有如果,官家如今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批阅过了。
因此刘敞三人自然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对待这份试卷。
虽然官家没有明确要把钟浩的试卷一定要放入前十,但是官家既然单独批阅了这个考生的试卷,显然这个考生是简在帝心的,三个详定官也不能不考虑这点。若是名次太低了,怕是官家面上不好看,怕是肯定会不高兴。
因此刘敞等三个人最终商定,还是把这份试卷放入了前十的考卷中。
…………
次日黎明,也就是殿试之后的第八天,也是放榜传胪的前两天,官家在崇政殿升座,考官们分左右列班,皇城司侍卫将全部考卷抬到殿中。
刘敞呈上选出的此科殿试的十份佳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