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浩和狄青说话间,刚才还在坚持抵抗的那些偃月阵中间的一部分将士,已经被淹没在侬军红色的激流中。
伴着响彻战场的锣声,其余偃月阵中间的战士开始大踏步的且战且退。西军占据了地利,地形上的优势,使他们有资格这样做。
在急促号角声的催促下,侬军紧紧咬住偃月阵中间的宋军,不给他们再次拉弓射箭的机会。
所有侬军将士,都明白一个道理:宋军就是工弩队,除了射击,平日里连刀呛都不操练。所以除了射击外,宋军其实没有什么其他有效杀伤敌人的办法,所以紧紧咬住宋军,不给他们再次拉弓射箭的机会,便是最好的击溃他们的策略。
就这样一进一退,西军偃月阵中间的前军战士,竟已经后退了将近二里,而两翼仍在前方与对面的侬军厮杀,此乃兵家之大忌!
呃,当然是对侬军来说,他们追得太远了,失去了和两翼侬军的呼应。
看到侬军的那片红色,几乎要冲到自己脚下了,狄青才对身旁掌旗官道:“差不多了,让后军的骑兵出击。”
那个掌旗官得到狄青的命令后,迅举起一面醒目的红旗,向后军的骑兵队伍用力挥动几下,传出了一个让后军骑兵立即出击,去攻击那些追过来攻打偃月阵中间西军的那些侬军的旗语。
在后军驻扎的那座低矮山坡上的三千多西军骑兵,早就已经蓄势待。他们看着自家的中军被那些侬族兵杀得连连后退,损伤惨重,早就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
此时见到大帅让他们出击的旗语,不禁迅的策马向山坡下加,冲向那些攻势正猛的侬军精锐侬族兵。
西军胯下的战马,不是侬军之中的善走山路的岭南矮脚马,而是在西北边疆上,与党项人铁鹞子鏖战的草原骏马。大宋没有养马之地,每一匹骏马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对于这些骑乘战马的骑士,自然要严格挑选、严格训练,并装备上最精良的甲胄和武器了。
在狄青出兵之前,正奉旨编写《武经总要》的曾公亮曾经问他:“侬智高军的特点是标呛与盾牌互为弥补,在作战时锐不可当,你有什么办法破它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