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王荣婆媳几个,并刘杏花天天街上跑,张罗着给家里添置东西。等家里家外都理顺了,已经小半个月过去了。一家人也渐渐习惯了林州这边的生活节奏。
早上,刘铁兄弟三个一大早就要出门去办事。女人们起来做好早饭吃完洗刷完,就各做各的事情。王蓉还是做她的绣活,这里绣铺比较多,绣娘也多,竞争压力比较大,好在做了那么多绣活,王蓉的技术也练出来了,花样又新鲜灵动,做出来的绣品倒是不愁卖,价格还要比原来镇上的要贵上几分。
李氏跟金氏忙着家里的家务,因为不用下地,不用喂猪喂鸡,得闲了,李氏、金氏两个闲不住的还纷纷拓展了个副职。李氏在一个饭馆儿里帮人做一些打杂的,每天只需要中午过去帮工一个时辰就有十文钱,很是划算;金氏因着之前在家里答应的给族里二郎说亲的事,真真的成了半个媒婆,没事就往外跑,东家长西家短的跟人聊天,打听人家里有没有适龄的女孩子、男孩子。
这天王蓉正跟刘杏花在院子里做绣活,大丫带着小定、平平、陈晨几个在院子里做游戏,金氏突然乐颠颠的回来了。
王蓉上前一问,竟然真的有人请金氏做媒。
“就是跟咱们隔了一条巷子的钱家,他们家大小子看上了街上卖糕饼汤家的小闺女,想要我帮着说合,说是成了还有谢媒钱……”
“钱家大小子?就是那个脸上长了满脸疙瘩那个?那个怕是不好说吧?”王荣出门少,对那个什么钱家大小子没什么印象,刘杏花却是见过几次的。且那小子一脸疙瘩,实在让人见了一次很难忘记。
“就是那小子,疙瘩不疙瘩的有什么要紧?男人也不看脸。钱家家境殷实,人家小子又是个识字会算账的,有正经营生,还是家中长子,多好的条件啊。”
条件是不错,“可我记得汤家那小闺女是个看脸的……”她自己长得好看,就也想找个长得好的,要不然那么标志能干的人儿也不会到了十五还没说上亲。
“那也得试试,人家好不容易托我一趟,这要是不成,以后你娘我这半个媒婆,不就白叫了吗?”
本来也不是真的媒婆,王蓉心下腹诽,面上却是笑容满满的鼓励金氏,“那娘就去试试,说不得就成了呢。”
金氏乐呵呵的点头,“可不是?总要试过了才知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