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有自己的考量,季央可是难得的好苗子,上一次月考更是在全市排名第一,这样的学生可不能让余燃给带坏了。
但刚刚还表现得十分听话的季央这次却毫不让步:“老师,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要让余燃搬回他原来的位置?”
这一课她的愤怒如此真实,不仅仅是纯粹地想和刷余燃的好感度。
凭什么,就凭一个谣言,就要让余燃搬回原来的位置,在余燃和她成为同桌之后,那个靠近垃圾桶的位置已经没人坐了,张琳也和别的同学成了同桌。
班上的同学为什么会这么看不起余燃?不仅仅只有余燃个人的原因,老师的态度学生都看在眼中。
一个老师都不喜欢的学生,怎么能指望班上的同学对他能有多友善。
面对自己喜爱的学生,张老师态度稍好了一点:“季央,你成绩这么好,同桌是谁并不重要。”
“既然同桌是谁不重要,为什么余燃不能做我的同桌?”
“他会把你成绩带差!”张老师见过好多类似的情况,高中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学生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但又没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想法,于是成绩便一步一步后退。
余燃能留在一班在所有任课老师看来不过是侥幸罢了,成绩是班上最差的,性格也沉闷。
虽说高中生不爱告状了,但身为一班的班主任,张老师自然清楚班里的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