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后者答应的极为干脆。
大厅之中,叶欢正在详细问及百姓之事,一桩桩一件件事无巨细。
“将军放心,我们也听很多百姓说过,他们都是冲着将军的名声而来的,并州民生安定,这年头谁也不愿整日提心吊胆。”方丹说着面上亦有感触之意。
“方主簿,你能体察民心亦是相当不错,以我看,做个县令绰绰有余。”
“多谢将军夸赞。”方丹闻言面上一喜,传闻中前将军从不虚言,迁移民众乃是天子旨意,他这个主簿也要去得,到了并州,叶欢之言是什么分量?
“事做得好,就该得赏,走,去渡口看看,水情如何,船只够不够……”叶欢一笑起身,负手向厅外走去,众人急忙跟在身后。
有了将军方才之言,数日的辛苦就不会白费,叶大公子的大方谁人不知?
一路而行,看着太原营士卒为老弱妇孺们搭建的简易帐篷,叶欢心中暗暗点头。从军为民这条信念定边军已经扎下了,从士卒们的笑容中就看得出来。
“这便是乱世,朝不保夕,本公子又是名声在外,否则可就极难了,就算有圣旨,说不得也要与董仲颖一般。”看见士卒们纷纷行礼,叶欢挥手相应。
汉末百姓的宗族观念,本乡本土观念都很重,若不是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谁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就算眼下都会有不少老人宁愿死,也要死在家里。
这么想就不难理解董卓为什么要火烧洛阳,不断了念想根本带不动。相比董卓,叶欢的优势就在他的好名声,尤其是在经历了上次的黄巾军民大迁移之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