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后方,冀州军的防御的确有所疏忽,但绝不至洪彪口中简单的地步。
隐匿行迹,忽然发动,加上训练有素的侦察队打头阵,令得三曲兵分三路,以极小的代价突进营寨。失去了大寨的保护,此时的主动权便在洪彪手上。
“突袭敌寨,杀敌在次,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敌军产生最大的混乱。与此,莫若火攻,大火一起,敌军多半军心涣散,可趁乱图之。”
南山武院的教材中,有着专门针对偷袭作战的论述,理论实践皆极为详细。
至于袁军士卒听见的金鼓声,则是两队三曲士卒围着营盘敲响的。出自器物阁的设计,令它们能发出更为巨大的声响,与火攻相得益彰。
水火无情,但与明火比起来,浓烟更为致命!就在三曲与大寨之中点燃数十处火头之后不久,烟雾就弥漫开来,袁绍军士卒闻之欲呕,甚者双目不能视物。
再看突袭中的洪彪,却有一条湿润的白布裹住口鼻,士卒们也人人如此。那是南山之中的一种药草,最早是被医馆用作研究的,后被端木磊看重,引入军中。
综合种种,袁军大营的纷乱就不难解释了。洪彪率领士卒快速移动,不断点燃火头,可怜有不少熟睡中的冀州军士卒,为倒塌的营寨焚烧,惨不忍睹。
“撤!护卫好各位先生,速速撤入城中,走南寨。”大寨外的袁绍很快断然下令,接着飞身上马,手持一根长矛摆出架势,面上则是一派沉着。
见主帅如此,周围士卒稍稍安定下来,立刻带着田丰沮授等人开始撤退。
“主公,速退,到了城中,敌军再难施展。”田丰上马口中大喊,心里很是羞愧,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张辽身上,没想到敌军敢于火中取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