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良久,蒯良还是出言道,率军迎击,面对曹军的虎狼之师,精兵悍将,加上有一众谋臣在后筹谋,总是敌强我弱。
蔡瑁听了,眉头皱的更紧了,合着我刚才一番形势分析白说了?
“蒯主簿,你不是没有看过战报,定边军方经大战,典韦将军三大主力被董卓牵制在蜀中,高顺将军又有多少兵力?”
“乐文谦攻江夏,李曼城压宛城,曹军的目的极为明显。用陈留营牵制陷阵与豫州营,再以青州营击破我荆州各地。”
再度出言,蔡瑁的语气就没有之前客气了,在他眼中,蒯良治政可以,但兵家之事,却非你一个白面书生可言。
“正是因此,敌军此举在于速胜,敌之
所欲我之不欲,将军要领大军迎战,又岂不是正中敌军下怀?”蒯良立刻接道。
蔡瑁的语气不太好,他亦是针锋相对。要是叶欢在这里,一定会说,你看吧,这就是汉末的格局,不能硬来啊。
很多文人,都是极有风骨的,当真是把名节看的比生命都重。且他们还有一个共性,吃软不吃硬,骨头也硬的很。
叶欢在并州都要陪着笑脸,这是一种时代的潮流,简单说,不会怼主上的下属,不是好下属。蒯良正是如此,你刚我也刚。
蔡瑁闻言微微一滞,心思快速的转动起来,片刻之后道:“蒯主簿,战阵之变,变化万千,敌军想要速胜,也许合理……”
接着语气一变:“但倘若我军一味坚守,敌军兵锋转进南阳,此处易攻难守,一旦被敌军拿下,则可北上,对宛城形成夹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