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6月6日,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精锐2500人在朝鲜牙山登陆,并在此安营扎寨,准备镇压东学党。//百度搜索:看//
叶志超与聂士成安营扎寨后,清政府根据1885年所签订的《中日天津条约》通知日本。
话说清政府还是挺有条约精神的,不像元首一样随意违反条约。
《中日天津条约》又称《中日天津会议专条》或《朝鲜撤兵条约》,是1885年4月18日清政府与日本在天津就朝鲜问题签订的条约。
内容是:
1.议定两国撤兵日期
2.中、日均勿派员在朝教练
3.朝鲜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
该条约的签订是因为bsp; 李鸿章总是这样,仗打赢了签的却是卖国条约。
根据该条约内容,日本获得随时可以向朝鲜派兵的特权,可以说此条约的签订即是甲午战争的伏笔。
此时日本国内形势严峻,伊藤博文内阁正面临议会的不信任案弹劾,得到此消息后,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全力着手挑起战争。日本政府立即设立有参谋总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等参加的“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领导机关。
6月8日,日本400士兵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在朝鲜仁川登陆,同时也根据《中日天津条约》通知清政府。
紫禁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