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文信候吕不韦仿齐国稷下学宫,在渭南之畔立下文信学宫,汇聚百家,编撰《吕氏春秋》,算是有些成就。”
“大致轮廓相似,只是多了一些先贤的痕迹而已!”
周清躺靠在马车内的软榻之上,眼中泛着紫光,外界一切种种收入眼眸深处,一只手轻轻摆弄着焰灵姬那修长柔顺的发丝,入手酥酥,颇为怡人。
灵觉极尽扩散,距离宋缺他们邀请自己,已经过去七日,七日的时间,稷下学宫还真汇聚不小的声势,百家之中也来了不少弟子。
盛夏时节,进入稷下学宫的区域,入眼处,便是依山畔水的柳林翠绿之所,微风荡漾,摇曳枝干,碧蓝治水,萦绕这片区域。
当初,在文信学宫之内,有明法馆、六论馆、八览馆、十二季馆、天斟堂等等区域,而在稷下学宫之内,则是按照百家之别,分属区域,最核心之所,当为论战之堂。
论战之堂,为百家论证道理之所,数百年前,百家并起,谁都想要成为显学,而在稷下学宫,便是一个上佳机会,根据齐王之令,凡是在论战堂取胜者,当领官爵,虽非实封,但凭借此,也可壮大宗门学说。
是故,百多年来,一位位百家名宿汇聚于此,一展所长,论战百家,儒、墨、法、道、农、法、阴阳……均在其内而显。
宽阔平坦的道路之上,此时也有不少的马车行走其内,矗立此地百多年,每个区域都是一大片庭院,碧池依着小山柳林回旋其中,赏心悦目中处处清幽,超越文信学宫不少。
“大人,我们到了!”
又行进百十个呼吸,忽而,从天上人间调遣而入的御者缓声而语,马车也为之停滞,天眼直视前往,那里两道粗壮的明堂石柱,一面灰白牌匾横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