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投诚的明朝低级官员。大唐王朝历来都是抱着能用就用,用不了就踢到一边的态度。
大唐王朝真正需要的是那些明朝高级官员的投诚,而且需要他们投诚也不真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出色,而是因为高级官员的投诚能够带来极大的政治影响力,尤其是在读书人阶层的影响力。
这一点,是能够直接体现到大唐王朝能够招揽多少人才为之效力的。
虽然说大唐王朝并不需要文学大儒,不需要他们做什么诗书文章,但是大唐王朝需要的人才,最少也得识字啊。
不管是内阁那边需要的诸多文官。。还是说大唐新军这边需要的军官,都是需要大量读书识字的人。
大唐新军这边的军官虽然都是自己培养的,但是这个培养也得有底子才行啊,武学堂那边可不负担启蒙教育,直接教授的都是天文地理,军事学科的理论,读书识字了才能够听得懂学的入啊。
所以如今的大唐王朝虽然不需要大量那些科举小能手,不需要那些八股文章写的好的人,但是大唐王朝却是需要大量读书识字的人,尤其是年轻士子。
而一旦有明王朝的高级官员,尤其是科举正统出身的进士官员。。而且还是身居高位的官员投诚大唐王朝,所带来的附加影响是相当大的,因为这个时代的高级文官从来都不是只代表他一个人,他身后还有亲朋好友,还有同窗师生,他身后站的是一大群人。
如此也这代表着,士林阶层将会对大唐王朝开一个口子,让大唐王朝有更多的理由和底气去招揽那些年轻读书人为之效力,乃至引起后续更多的明王朝官员投诚。
毕竟投诚这种事,是需要有人带头现身说法的。
可惜的是,现在还没有哪怕一个人愿意投诚,并为大唐王朝站台。
虽然说李轩也是假冒苏家康的名义发布了一些文书,试图营造出来苏家康是真心投诚大唐王朝的假象,但是大家都不傻,从苏家康一直都没有公开露面就可以猜测的出来,恐怕苏家康虽然被俘了,但是依旧没有真心投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