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将近,陈科桥自身也是有些紧张的,因为这一战虽然说是李春景想要的大决战,但是双方的兵力对比却是略微大了一些。
第二军各部,包括第五步兵师在内,只有两个步兵师,两个混成团外加一个重炮营,总兵力约四万人。
而对面的明军,则是有江南新军六万、边军两万、卫所兵两万,不多不少,刚好十万。
双方的兵力对比是四万比十万!
毫无疑问。。明军在兵力上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的。
在装备上,则是大唐陆军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火枪上,第二军各部拥有火枪大约一万六千支,而对面的明军其实也是差不不多这个数字。
而火炮上则是各有春秋,大唐陆军占据了明显的野战炮等长身管的火炮数量优势,各部的野战炮加起来达到了一百五十门以上,而对面的明军,则是大约五十多门。
而值得注意的是,明军方面只有少数几门的九斤火炮,大唐陆军这边则是将近四十门九斤火炮。
散弹炮方面,则是明军要多一些。
盔甲上,大唐陆军第二军装备了的大量的板甲以及旧式铁甲,棉铁甲等等,两万人的长矛、刀盾、弓箭等冷兵器部队装备盔甲的比例达到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说,第二军至少有七千披甲士兵。
而对面的明军,则是装备传统铁甲以及棉甲,也有部分棉铁甲,但是装备比例上,则是远远不如大唐陆军,十万大军,披甲之士不会超过五千人,这些人重要是集中在边军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