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士林点头,“阁老日理万机,为国操劳,晚生也知道你们忙……我只有最后一件事情……咱们双方做生意,可大江南北,各地风俗不同。比如元宵在南方就叫汤圆,月饼也是北甜南咸,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北境对货物的认定,跟长城以内,或许不同。我琢磨着,朝廷能接纳北境的标准,你们意下如何?”
“这个……福国公,你总不会打算指鹿为马吧?”
崔士林连忙摆手,“我怎么敢再说了,这个认定只是朝廷的,到了民间,老百姓买不买账,能不能卖出价钱,也不是我们说了算。”
谢迁看了看另外两个,费宏无话可说,石珤沉吟道“那也不能用劣质的东西,欺骗大明百姓吧?”
“这个绝对不会”崔士林道“要不这样,朝廷,北境,还有寻找一些有声望的巨贾名流,咱们三方一起管理,如果有虚假欺骗之处,重金处罚,绝不客气。”
石珤又想了想,终于点头了。
坦白讲,这年头做生意,在大明内部,都没有这么小心过,各地的争端冲突不断,朝廷也从来没有干预过多少。
毕竟商人的事情商人解决,欺骗了一次,名声就臭了,在年代约束商人的,往往是名声信誉。
“以老夫之见,咱们还是多虑了,王岳虽然狡诈,但是在这种事情上,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啊”
谢迁笑呵呵道“赶快送给杨阁老,让他拟票,交给天子,省得说咱们误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