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些人根本不愿意正视,朱元璋留下了完备制度,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有好些制度,甚至传承几百年,哪怕到了后世,也能找到影子。
就拿国子监来说,在洪武年间,从天下所有州府选拔优秀人才,入学之后,不但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到各部历事,也就是实习!通过考核之后,才能为官。可以毫不客气讲,洪武朝之所以能治理有效,天下太平,和官员强大的行政能力,是分不开的。
朱元璋给予监生的待遇也是相当优厚的。
给衣服,给粮米,每年都发,到了节日,也给赏钱。试想一下,在六百多年前,一群穿着同样校服,谈笑风生,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出现在你的面前,该是何等的震撼。
谁又有脸说,大明朝无明君呢?
“朝廷待士人恩重,在几年之前,朕在左顺门之上,听到有人喊出,国朝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就在今朝!然后这帮人就让朕给打了!”
朱厚熜笑呵呵道:“朕用太祖爷留下的廷杖打的,血肉横飞,当场打死了好几个,打伤的更多!其中最低的也是六科给事中,更不乏红袍大员,朕没有留情。”
虽然过去了好几年,但左顺门在朝野上下,依旧是个禁忌,没人敢谈。
其实也不是不敢,而是朱厚熜身为胜利者,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没心思纠缠。而文臣这边吃了大亏,也不远把伤疤掀开,就造成了误解。
至于民间传说,什么朱厚熜心中有愧,刻意淡化,根本不敢再提……那纯粹是一些人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朱厚熜有什么愧疚?如果有,那也是杀得不干净,没能彻底扭转官风士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