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农户来说,大明存在相当的自耕农,也有不少富农,即便是佃农,也不全是租种土地,比如某家有五亩田,觉得不够,就从地主那里租十亩来种,这个税该怎么收?
而且大明还广泛存在隐户,这些人并不存在于朝廷的黄册上面,他们耕种大户的土地,向大户交租,完全游离在国家体系之外。
也不知道能不能把他们算作大明的人。
“陛下,情况大体如此,如果不进行变法,只是提高税赋,像倭国那么征税,大明朝一时三刻就乱套了,是绝对行不通的。这也是臣一直以来,希望推行清丈的原因所在,只要清丈之后,藏匿的隐户没有了,巨室大族的土地收回来,无地少地的百姓得到了田亩,大家伙的田都差不多。这时候朝廷不但征税容易,甚至可以提高一些税收,十税一是完全可以的。”
“朝廷的钱多了起来,做事就容易了。像现在这样,集中兵力,覆灭蒙古,攻掠朝鲜,讨伐倭国……每一次用兵,朝廷都能有收益,这样一来,大明才能越打越打,越打越强。”张孚敬深深叹息道:“毕竟我们坐拥数十倍的子民,有着百倍辽阔疆域,所产茶叶,丝绸,瓷器,更是行销四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岁入只是四夷的寥寥几倍,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铲除豪强,消除巨室,取消中间这些免税免役的士绅官僚,实在是当务之急!陛下,顺天清丈已经取得成果,继续推动,刻不容缓,请陛下恩准!”
张孚敬说完,跪倒地上,紧随其后,贾咏也跪了下来,“陛下,内阁以为治国务必公平,财税务必合理。若只是顺天清丈,其他百姓心中不满,也会生乱,既然是对的事情,就不要犹豫了!”
“臣也赞同!”
吏部尚书桂萼站出来,紧随其后,方献夫,严嵩,夏言,悉数表示赞同。
最后大家伙的目光就落在了席书身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