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把这些东西,都合并到文科名下,另外我总结了西方的学问,提炼出一套哲学,这也是我和恩师讨论最多的东西,我打算在大明扩大理科和工科规模,压缩文科份额,然后增设哲学类科目,总而言之,要让咱们的学问更加贴近现实,学以致用。”
徐阶滔滔不断,讲了很多,严嵩也认认真真听着,还不时点头,表示赞许。
可是在严嵩的眼里,这套东西根本不值一提。
他给徐阶的选择,其实是故意试探。
不管是吏部,还是兵部,都是有资格冲击首辅的实权部门。
可是礼部却是万万不行。
也就是说,徐阶要先把礼部的板凳坐热了,然后才能入住吏部、兵部,等他积累足够力量,挑战首辅宝座,只怕要两三年之后了。
而这段时间已经足够长了。
就算你徐阶再精明过人,也不免疏漏,只要有几件干的不好的事情,鼓噪起来,也能让徐阶吃不了兜着走。
严嵩很快有了盘算,嘴上却笑着道:“少湖啊,教书育人,百年大计。我是最敬佩太师的学问,只可惜我对太师之学只是略懂皮毛。要想发扬光大,还要看你们这些太师门生才是。”
“既然这样,你就以武英殿大学士衔,兼任礼部尚书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