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金山童装厂,因为接到了海量的校服订单,刚搬去新厂不到一年,因为订单突然增加,人员和设备太少产量上不去,车间里没有了多余的空间,厂房就不够用了。
三婶听了长生的建议,在西部新城路南的新工业园里买了一块六百多亩的地皮,利用去年留下的发展资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新建了一家建筑面积数十万平米的新工厂。
新厂完工后,原来的老厂先临时保留着,不耽误工厂生产,新的大厂全部购买了新的进口服装生产线,重新招聘了上万名工人。
在今年八月份的时候,工厂已经竣工投产,当月生产了一千万件童装和校服,这还是工厂的设备和工人处于磨合期的产量。
等到了九月份,产量就达到了三千多万件,校服订单扩展到了沿海一些发达省份,甚至还出口到了岛国、狮城、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
截止到今年十二月底,金山童装厂共生产了各类童装和校服九千多万套,加上从金山运动鞋厂定制的童鞋,总销售额达到了三十六亿元!
除去建厂和购买设备以及各种开支,童装厂净利润达到了九亿元。
除了高档童装和出口到国外的校服利润比较高以外,国内校服的订单利润不多,一套也就净赚几块钱,因为自家有纺织公司,成本降低了不少,别的工厂生产同样质量的校服,基本都没啥利润。
国内校服的价格是长生制定的,一个是为了薄利多销,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能拉来更多的校服订单,再就是,长生没打算多赚这些学生们的钱,尽量给学生家里减轻一些负担。
能拿到海量的校服订单,光靠关系是不行的,童装厂成立了专门的销售团队,仅业务员就招聘了数百人,不算这些人的工资和提成,用于公关学校和各地教育部门的业务费,就花了好几千万!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我爱读小说网;https://www.52du.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