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她以后开厂做铺垫,人们一说起衣服,就想到她的菲越,多么光辉的时刻。
高鹏和王贵一人拿了十件毛衣去试水,他们的触角已经辐射了周边的县城。
现在他俩的模式是直接从高峰那里批发价拿货,至于他们是再找下线还是直接销售,高峰不管。
经过了最初唐菲菲打响的价格战,引爆潮流后,市面上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很多类似的款式。
有人带着买到的衣服裤子去了服装厂定做,一下子大量的成衣涌入市场,质量则是良莠不齐。
带来的好处是人们对于服装的改变越来越能包容接纳,男女老少都在跟紧潮流。
就连乡下,听秦大嫂说,也有了走街串巷的货郎,挑着一对箩筐,带着时新的发夹,健美裤,小镜子梳子什么的叫卖。
虽然费鞋,收入应该也不错。
唐菲菲听出了秦大嫂话语里的羡慕,至于她是不是打服装货源的主意,就不得而知了。
至少这一次,唐菲菲不会再做那个善解人意的人,主动递上去。
秦大嫂和秦二嫂还是每隔一两周就会来市里给唐耀宗送一次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