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和诸葛亮结仇的人,当然不可能是面首、宠臣这么简单。
“你究竟是谁?”郑廙问道。可惜他的下巴被曹苗卸了,无法说话,只能像被打断腿的败犬一样呜咽。
曹苗没有理他的兴趣,慢慢享用着大餐。孙青在一旁尽心侍候,添酒布菜,比侍候孙夫人还用心。
曹苗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她说闲话,从她的只言片语中,小心翼翼的了解江东的朝野。孙青出自宗室支族,对孙吴政权有着天然的向心力,但曹苗却从中听出了丝丝隐忧,似乎富春孙氏对孙权称帝并不那么看好,甚至有一些担心。
曹苗没费多少口舌,就知道了孙青的担心从何而来。
孙权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他虽然立了长子孙登为王太子,但对次子孙虑格外器重,在朝臣中引起了不少猜测,有人怀疑,孙权有可能废长立幼,以孙虑为嗣。
孙青自然不会说得很明白,但曹苗对这些事并非一无所知,互相印证之下,不难猜出真相。
孙权虽然还没有称帝,但他从被曹丕封为吴王时起,就自立年号,其实与称帝没什么区别。君臣之间有默契,称帝是迟早的事,相关的争夺也渐渐浮出水面,其中有两个矛盾最为突出。
一是后位,二是太子位。
这其实也很正常,后位关系到外戚,太子位关系到孙权死后的朝堂。一朝天子一朝臣,站队站得好不好,可能比能力强不强还要重要。在孙家男丁平均寿命不足三十,而孙权已经奔五的情况下,太子很可能在几年内就会由储君变成新君。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器重孙虑,意义不言而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