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艰难求生的百姓,他们对于自己效力的对象,到底是大明皇帝还是汗国大汗,其实没有那么的在意,即使在意,可是他们有的选吗?
在这种历史巨浪的惯性下,就连张嫣这懿安皇后,都身不由己,更遑论百姓?
但是黄台吉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朱由检当然要抓住!
如朱由检现在登基了,连广州府的人还不知道先帝龙驭宾天,已经兄终弟及了。
就连郑芝龙也是在进京的路上,才知道大明已经变天了。
信息的滞后性,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这也是当初为何朱棣决议迁都的主要原因,大明的边患,必然起于辽东西虏,若是久居南京,怕是顺天府被围城了,南京才能知道。
而这种滞后性,精简驿站的结果,就是进一步增加这种滞后性,黄台吉想要蒙着眼睛做瞎子,朱由检当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朱由检靠在西暖阁的凭栏上,看着雁回池里的游鱼,心里歪点子又起来了。
“朕要与建奴议和。”朱由检也扔了一块茶点喂鱼。
图穷匕见,不管是齐秦互帝还是诸王并封的举动,都是为了这一步议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