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必败的洪承畴在进兵之前,就已经秘会各部将领,嘱咐他们战事不顺,撤退之事务必稳妥,不可给建奴可乘之机。
张若麒的进兵果然无效,差点被黄台吉杀个对穿,洪承畴的提前嘱咐起到了作用,大军的撤退有条不紊,黄台吉也不能扩大战果。
大明八路总兵轮流殿后,撤退的过程比较顺利,本部大军和清军互有伤亡。
正在此时,驻守在塔山,看管粮草辎重的吴三桂,听闻前线战败,带着六个总兵官潜师【先】奔,昏黑中为清军伏兵所截,大溃。
吴三桂、王朴等总兵,再自杏山奔宁远,再遇清军伏兵,又大败,三桂、王朴仅以身免逃回宁远城。
塔山,是大明的辎重之地,火药、粮草、铅弹、箭矢、铁器、物料皆被清军缴获。
大明军队溃败再无法阻挡,而急于立功的张若麒,直接从海路跑回了京师,参了洪承畴、祖大寿等八路总兵一本,说他们心怀怨怼,不肯效死,才至战败。
陈新甲一力庇护张若麒,并且张若麒居然得到了第二次出关监军。
洪承畴好不容易组织好了残兵,重新组织好了防线,再次和黄台吉对峙之时,看到张若麒又至,整个人都有些恍惚,大病数日。
崇祯十五年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这位职方司郎中张若麒,又一次神奇的逃回了京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