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元直,谁说我并州文风不盛,你可知道,我并州如今有多少所在建的学堂?”秦逸问道。
“在下不知。”
“六百八十二所!”
“什么!”徐庶惊呼。六百八十二所在建的学堂!这得多少学生?
而且并州有那么多教书的先生吗?
“呵呵,元直,我并州虽然在此之前文风不盛,但在我秦逸的治理下,多则六年,少则两三年,我并州文风必然不下于颍川、荆襄!”秦逸笑道。
“大将军莫要诓我,并州在建学堂虽然多,但并不是学堂多就是文风盛,须知学堂之中须有学子,学子须有先生,先生须有书本,此三者除了学生好找,其他的都难啊!”徐庶好心提醒道。
他以为秦逸膨胀了,在这个年代,书籍并不是那么好得的,一本论语要用数十个竹简才能记录下来,也就是说,你读一本论语,你得翻数十个竹简!
若是一个学堂中算五十个学生,五人共用一册论语,那也要数百个竹简!六百多个学堂,那就是十多万个竹简啊!这种大工程岂是说完成就能完成的?
在古代。所谓学富五车,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学问,只是因为竹简太多太重,五车很快就能装满,其中的知识量,或许没有今天的初中生学的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