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特别温和的笑着说:“陆大人错了,那是因为民间便是需要有人放贷,也正是有人需要,所以才会有人会借此违背王法铤而走险。高利贷的弊端,比在于放贷有错,错是错在放贷人贪婪,借贷人自不量力心怀侥幸,弊病在于无人监管债率太高,一旦出了事情就容易出现草菅人命的事。所以,世上的人才会对放贷人深恶痛绝,恨不能对其拆骨剥皮。”
陆云生听了一愣,呵呵干笑:“赵大人的一时是,这些人还是好人了不成?”
赵小丙皱皱眉:“我没说过放高利贷的人都是好人,我是说,放贷这件事,终究是由需求而来的,正如市上,有求,有供,本来也没有绝对的好坏。”
陆云生笑着说:“所以赵大人就让户部去放高利贷?”
赵小丙脸上一僵:“话不能瞎说,汇票司只是发放了一种汇票,起到监管了扬州商人的作用,汇票司是户部官员集体商议出了合理的债利,绝非陆大人说的高利贷,而且有了汇票司的监管,就绝不可能出现因为逼债草菅人命的事再现。请问陆大人,既不是高利又不伤人,现在朝廷主导用合理的债率借给有用的人,让需要用钱又肯担当的人拿到钱去经营,为国家跟朝廷赚回更多的钱,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吧。”
陆云生鄙夷的一笑:“赵大人当真是钻营有道。”
赵小丙就更好笑了:“陆大人说的好,我户部不钻营,陆大人岂能吃得饱?陆大人可不是骂本官,而是大大的抬举本官呢。”
见陆云生说不出话来,又一个言官出来问:“请问赵大人,倘若借银子出去,这些人还不上怎么办,难道朝廷又不许跟那些打手一样去追债么,这债万一坏了,谁来承担这个风险?”
这个人比陆云生好些,至少问的是个实际的事。
她点点头,认真说道:“正因为这件事是新鲜事,会遇到许多难题,所以才让扬州商人在朝廷划定的范围内试用起来,做得好是朝廷的功劳,做不好他们自己背负责任,中间遇到了纰漏朝廷也学到了经验,好的,坏的,就会一目了然。”
见陆云生又想说话,赵小丙才说:“正好,方才这个大人说的问题刚刚有了个解决方法。”
忠儿哦了一声,问道:“什么样的办法?”
赵小丙说:“前翻有个商人从银庄借走了一笔汇票,结果生意做了一半钱用光了,商会并没有杀他全家逼债,而是联络了商会之中对他先前所作生意感兴趣的人,许多人坐在一起协商出了一个比较公道的办法,让有能力继续做这生意的人全盘买走了他经营了一半的生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