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渗透到波兰王冠领地的斥候也跑回来不少,汇报了波兰人组建了贵族军队和农奴军队前来的消息。
奥拉夫知道面对波兰人的贵族军队,即便是七八千人自己的军团也绝对不是对手,于是就很知趣的带着大军和俘虏的六万多奴隶离开立陶宛,回到了梅梅尔堡。
现在是一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缺人,如果不是战争不停,土地兼并问题的加剧早就让欧洲各国烽烟四起,内战不休了。
但是奥拉夫缺人,他把一半的俘虏送去波美拉尼亚公国做农奴,然后给乌拉夫去信,让乌拉夫派遣船只往返北海和波罗的海,把剩余的农奴送去冰岛,再从冰岛等待文兰的船只去文兰做白奴。
虽然欧洲大多数自诩文明的国家都废除了奴隶制,但是奥拉夫显然是不准备随大流,他知道文兰的发展需要奴隶,所以就急切的要把波兰人送去文兰做苦力,这个事情处理得当倒也不怕人说,毕竟是偏远的北美殖民地,欧洲的老爷们也没人愿意打听殖民地的事情。
可是波美拉尼亚公国把强掳的波兰立陶宛人当做农奴,这个消息还没传出波罗的海地区就引起了文学家、宗教界、科学界乃至贵族们的口诛笔伐。
每个人都给奥拉夫写信,或者到梅梅尔堡登门拜访,劝阻奥拉夫的野蛮行径。
可是奥拉夫却完全无视名流贵族的劝阻,只是说:“我波美拉尼亚公国自有国情在此,若不用农奴则民生难以为继,你们看俄罗斯不是也还有农奴吗?他们自号第三罗马帝国尚且不废农奴,我大波美拉尼亚公国自然不肯让东蛮子比下去了。”
因为奥拉夫的这一席话和对待贵族名流的态度,很快波罗的海以及德意志地区甚至新教联盟诸国中都在议论奥拉夫,并且给他冠上了一个“北蛮子国主”的称号,以表明嘲讽他倒行逆施的恶行。
奥拉夫对所有的情况都清楚,但是他不需要沽名钓誉,在他的字典中实用才是第一位的。
波美拉尼亚公国的男性大量战死,女性大量迁徙去冰岛,所剩的人口减少了五分之一,土地闲置,草场撂荒,正是需要劳动力伺候的时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