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奥拉夫又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信里表明了自己要前往波罗的海东海岸与波兰交战和谈判的事情,同时要求他做好随时前来支援的准备,还要鼓励冰岛商人多往瑞典这边卖肉干鱼干烈酒、饴糖等,同时让他们买一些白奴送去文兰。
毕竟要打仗了,想卖粮食肯定抢不过荷兰人,但是其他文兰和冰岛特产的物资就不怕卖不出去,同时因为战乱家破人亡的德意志人也是最好的白奴。
信的后半部分则是欧洲局势和战事的最新变化,虽然特隆赫姆的乌拉夫也在收集,但是绝对没有奥拉夫得自乌克森谢纳的信息及时准确。
给父亲写好了信,奥拉夫想了想也给哥哥乌拉夫写了一封信,提醒他注意挪威和丹麦的动向,防止他们煽动和支持特隆赫姆的民众造反。
等到信件被冰岛商船的负责人带走后,奥拉夫就长舒一口气,去找那几个波兰人和斯拉夫人的瑞典士兵翻译说话,既是准备学学外国话,也是准备给他们灌输一些谍战情报的基础知识,希望抵达爱沙尼亚后,把他们派出去能有些用处。
虽然乌克森谢纳以及大多数人都不看好波罗的海东岸,甚至做好了丢弃土地换取和平的准备,但是奥拉夫并不这样认为。
由于自己从参与已经改变了冰岛,改变了瑞典甚至欧洲的格局,奥拉夫现在已经十分的自信心自己能够解决掉波兰立陶宛联邦进攻的问题,甚至很大可能抱住领土不丢或者少丢,而且即使瑞典领土出现损失,自己也不会吃亏,冰岛更不会吃亏。
对于波兰立陶宛这种国家,奥拉夫心中毫无敬意,不同于英格兰和沙俄、哈布斯堡,波兰立陶宛这种国家只要挑衅根本不需要割地求和,只需要重拳出击。
即使没有瑞典军队的支持,即使波兰的哥萨克和骑兵很厉害,即使是驻守波罗的海东岸的芬兰总督可能不好驾驭,但是奥拉夫还是觉得自己可以,最主要的也是输了赔的也不是自家的维京士兵,赢了则收获十倍百倍。
于是带着信心,奥拉夫几天后就乘坐运载了物资军火的船队从斯德哥尔摩出发,最终抵达了波罗的海东南岸的爱沙尼亚。
下了船,奥拉夫没有看到迎接的自己的人,于是冷哼一声,叫来一名港口的士兵,问道:“耶斯尼来宁总督大人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