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有道理。”费雯丽点了点头,顺手拿起来了两瓶饮料,拧开一瓶喝了一口递给了艾伦威尔逊,“你很看好缅甸?”
“不如说是没有选择。美国在泰国经营不短时间了。同理菲律宾,印尼是敌人,南越又比较危险,哪还有什么可以选择的对象了?难道选择印度?看见尼赫鲁那副世界第三的样子,我说什么也不能便宜他。”
咕咚咕咚把饮料喝干净,艾伦威尔逊抿了抿嘴唇,似乎在体会着大英国宝的唇香,“用不了多长时间,新加坡的炼油中心就要建完了,总要劳动力做工人,而马来亚殖民地的劳动力已经不够了。”
“你最近一直在为这件事烦恼。”费雯丽绷着小脸劝说,“会有一个好结果的。”
“动作要快点,就算是在亚洲,也不是不存在对手。”艾伦威尔逊摘下遮阳帽,掏出来一根雪茄,费雯丽赶紧拿出来打火机点上,满脸的依恋。
当前有两个方面的事情要办,第一是抢在日本之前进行产业转移。
从地理位置上,两者倒是不冲突,日本产业转移首选是韩国。不过李承晚会帮艾伦威尔逊大忙,只要他做一天总统,暂时产业转移就不会开始。
李承晚时期韩国只有最低端的面粉、制糖、棉纺织发展较快,从中诞生了韩国最初的财阀。
李承晚时代,整个韩国成为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市场,李承晚的选举仰仗七大企业泰昌纺织、金星纺织、朝鲜纺织、东洋水泥、东立物产、首都物产、中央产业的政治献金,这些财阀又得到李承晚政权的扶植,中小企业则纷纷倒闭,失业率猛增。
由于美国援助粮食导致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间出现剪刀差,使韩国农业亦遭受沉重打击。李承晚统治后期更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所以马来亚殖民地怎么会出现韩国的偷渡者呢,这都是有原因的,不过大部分逃出韩国的人主要目的地是日本。
当前日本的产业转移并不迫切,毕竟日本的人口是将近一亿,劳动力远比马来亚殖民地要充分的多,马来亚的产业转移则要势在必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