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建平六年清明。
都说清明时节会下雨,似乎确实从无例外,这一日自清晨起,天就灰蒙蒙地,辰时便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来。
长安城远郊的麻柳镇是个小地方,在长安城这个庞然巨物脚下,意外清净的一处存在。
但终究离长安城太近,这些年来,这里也不甚清净起来,越来越多的旅人途径此处,也让麻柳镇繁荣了起来。
清晨小雨,又是清明时节,所以今天路上的行人不多,便有偶尔走过的,也都没有打伞,毛毛细雨带来的只是些潮气,却值不得举着伞上街。
六里半巷口的一个小食摊支起了防雨的棚子,此间正有几个稀稀落落的客人在棚下喝着肉粥。
麻柳镇没有什么特色,能繁荣起来只是因为靠着长安近,但是这地方的肉粥,做法与他处都不一样,能够仅算是当地的一种特色吧。
一个挑着挑子的老人从棚子边上经过,走到了六里半巷子里,口中嘹亮地吆喝出声:“卖油,上好的麻黍油!”
棚子中一个食客,听闻这声吆喝,舔了舔嘴唇,抬起头来,注视着老人挑着两个油瓮的背影。
他一口喝完了碗中的肉粥,在桌上留下一串铜钱,起身拍了拍尘土,跟着走进了巷子里,口中却还低声道:“终究是香叶味道太重了。”
肉粥里的肉糜都是用老汤卤好的,放在粥中一滚,大约味道已经极淡了,却不知这个食客的舌头是怎么生的,竟然这也能尝出其中一位香料的量不合适。
却说卖油老翁挑着两个油瓮一路走在六里半巷窄窄的巷道里,他的油品质很好,价格又抵,在这个并不算富裕的巷子里一向卖的很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