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我爱读小说网 > 五帝风云传 > 第八十三章 天下粮心皋陶计 帝喾归途庆都欺 (1 / 2)

第八十三章 天下粮心皋陶计 帝喾归途庆都欺 (1 / 2)

        帝喾决定回华胥城的前一晚上,找皋陶来问天下大计。皋陶听帝喾问他如何解决天下黎民粮食问题,思索一番,说出了他自己的看法。他说:“天下黎民衣食住行,‘食’为国宝。你解决了‘衣’‘住’和‘行’,却没有抓住国宝。”

        帝喾听到皋陶这番话大吃一惊。他看眼前的皋陶,眉目清秀,唇白齿红,皮肤细腻,堪称天下第一美男子;尤其他语出惊人,比二十年前胜强何止百倍!原来,你安排他干什么就干什么,干完了也不说什么;现在呢,口吐莲花,语出惊人,绝对让人佩服。帝喾安详地仔细听,示意皋陶说下去。

        皋陶说:“我们现在裹腹充饥为五谷,天下黎民称百谷,就是稷、黍、麦、菽、麻;通过我这些年培育,又增加了水稻麦,在五谷上加了一种,可称为六谷。这六谷稻、稷、黍、麦、菽、麻适合天下任何一方农耕。”

        皋陶说完这些,看着帝喾如何表态。帝喾说:“你说的详细一些,如何安排六谷,如何解决天下黎民粮食?”

        “很简单!帝圣命八方采集六谷种子,根据山川谷峰的特点,按照五谷节气农耕,岂不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

        六谷比起五谷来只多了一种稻,这显然是因为水稻本是南方作物,后来才传到北方来。至于百谷,不是说上古真有那么多的粮食品种,而是多种谷物的一种说法。

        帝喾听了皋陶说法,心中十分认同。但是,作为天下之主,他哪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所以,帝喾提出皋陶回京都华胥城,担任全国襄总统领序襄,署理全国兵政行工水火。用现代话说,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按理说,皋陶应该非常高兴,欢天喜地接受这个职务。可是,玄丘山就像他的孩子,从一点一滴看着它长大,他心里像剜心一样疼。面对帝喾诚挚的邀请,皋陶思索一番:“帝圣,玄丘山上天赐予,土餍川嚥,陶土丰足,祭天足民!”

        皋陶意思是说,玄丘山是苍天赐予的宝地,土质肥沃,大河水流欢腾,又有陶土特色,足够祭天拜地和供给天下黎民。我皋陶不才,想在这里为帝圣供给粮食,为华胥国提供陶器,使之成为华胥国大后方。

        帝喾能不知道皋陶的本事吗?前面不说嘛,帝喾现在已经统一天下,为了政权的稳固和强化,甚至永久考虑。出于这个考虑,他要把皋陶放在身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他清楚知道不能命令皋陶这么做。他一是采取亲情靠,二是用大局思想拉拢。于是,他严肃认真问:“皋陶,你具体说说五谷天下,节气农耕,天下粮心。”

        皋陶心想,你帝喾也是了然于胸,何必让我说的那么清楚。行,你是帝圣,让说就说呗。皋陶滔滔不绝,把五谷一一说了个清楚,重点强调自己留在玄丘山的好处。

        他说,稷和黍乃为一类。黍的籽粒黄色,有黏性;稷的籽粒白色,没有黏性。目前,稷和黍是最重要的粮食,以稷代表谷神,与土神并重,没有黍稷就没有天下。黍稷适宜在平坦地区种植,特别适合玄丘山地貌。玄丘山未来就是天下的大粮仓,能供给天下黎民所有粮食。再说麰,也叫来牟,特别适合有台氏部落种植。有台氏部落是夫人姜嫄的家乡,在哪里广种来牟,岂不易事?帝喾边听边点头。

        菽和麻特别适合华胥城,一蹴而就。如果把五谷炒成干粮叫糗,当成战争时的糇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岂不美哉!黍稷麦菽麻,安放之地,存在有道,何愁天下不兴?

        帝喾越听越觉得皋陶应该放在自己身边。他这么想的,如果皋陶有了异心,那可比当年共工、驩兜、三苗厉害。所以,他做出兴奋的样子:“啊呀,皋陶你真是我之心肝!华胥国少不了你,天下黎民少不了你。如果把你放在偏安一隅,那就是我帝喾的昏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