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彦质赞叹道:“此事若成,高丽拓土首功,非许相公莫属。”
许亢宗也颇为得意,负手而立,意气风发:“汉四郡久离中国千年,当在我辈之手回归!”
给平民赐姓的计策,其实是郑知常献上的。
这位状元出身的高丽第一才子,现在铁了心要当中国人,天天做梦都想着入阁拜相。
……
文公仁握着郑知常的手,感慨连连:“贤弟,上次一别,真个物是人非!”
“多谢兄长暗中传信,否则愚弟恐无法逃脱追捕。”郑知常感激道。
二人叙旧一番,文公仁问道:“贤弟怎做了大明使臣?”
郑知常半真半假瞎扯道:“我逃到大明之后,受到大明皇帝赏识。陛下听说我是高丽状元,便索要我旧日诗词,观阅之后颇为赞赏。又得知我在高丽的遭遇,便怜悯赐官,许我在开封豪宅美人。开封虽好,终非故乡,遂请随使者回国。大明皇帝陛下爱才,怕我不再回中国,就让我做了使团的副使。”
文公仁赞叹道:“大明皇帝真是求才若渴啊,也只有贤弟这般才子,方可得天朝陛下的赏识。”
郑知常又露出悲色:“回了故乡,却满目疮痍,平壤已然十室九空。城池周边的草木,皆被挖根剥皮充饥,幸存百姓全都逃入山中寻食。可怜平壤柳氏一族,带着奴仆、粮食和财货进山,虽然逃过了金兵的劫掠,却又被饥民作乱洗劫一空。柳氏族人,皆被乱民所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