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有一说一,做实验什么的,确实不容易。
比如他们常用的供货商,如果他敢打电话过去要货,“我要一块100年到120年的老榉木,品相完好,硬度***,湿度***……”
呃,老板倒不一定会打爆他的头,但是,一定会回答三个字:
“得加钱!”
而且,这个加钱,就不是一万大洋能够搞定的……
木料到手,沈乐比量着盒盖上缺损的部分,先做出木胎,与盒盖剩余部分粘接;
然后,在木胎上贴麻布,裱布、刮灰。见鬼的,这个刮灰的难度,简直高到飞起:
沈乐先用刮板刮,刮了两下,就换成小号刮板,再刮五六下,换成头部只有0.5厘米宽的眼霜刮板……
在灰层的角落里,与盒盖原有部分相接的部分,曲曲弯弯,一下一下慢慢刮。
刮板越小,越能刮到最小的边角;问题是,刮板越小,越容易在灰层上面,刮出一棱一棱的痕迹……
沈乐只刮了连接部分的一半,脑门就冒出了细细的一层汗,开始心烦意乱,呼吸不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