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此善之善也。关于老兵,伤兵的安置,以后都按此处理。将士们为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我等应该善待他们,而不是轻视他们。以后,凡是有当兵的人家,赋税减半,其子弟入各地郡县学,若有战殁及功臣子弟,由刺史府负责他们的学业和食宿。”袁熙说道。
“主公(将军)高义,臣等感佩在心。”厅中武将一列最为激动,袁熙此举,无疑为许多士兵解决了后顾之忧。
紧接着,顾雍,又出列道:“启禀主公,中原四州军屯,已经初具规模,所部两万余屯田军,已经安置妥当,所需耕牛,农具等等已经齐备,若不出意外,秋收时节,当能收获第一批新粮。”
顾雍,字元叹,袁熙青州老臣,也是江东顾家顾谭之弟,在青州被袁熙际遇,后来袁熙将他调来身边,授以重任。
自觉得胸中所学,有了用武之地,遂勤心政务,将屯田之事,料理妥妥当当。
袁熙看着顾雍,消瘦了不少,可是精神头旺盛十足,心里暗暗高兴,遂点头道:“有元叹在,我自然放心。我在给你一个恩典,屯田军今年所获之粮,全都归给他们自己支配,不必上交刺史府了。”
“属下代表,两万余屯田军,谢主公。”顾雍诧异片刻,才反应过来。
想今年的屯田军,由于错过了春耕,所获并没有多少,即使分成,也并没有多少。袁熙此举看似,放弃了数万石粮食。
实则收了,两万余民屯田军的军心,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又有陈群,崔琰两人出列奏称各地学正之官和郡县学校之事,袁熙一一作答。其余大小掾吏所奏之事,袁熙有些批准,有些让他们重议,只是以实际情况决断之。并让陈琳记录一下,然后发布文书。
议事自辰时,至申时才止,长达五六个时辰,从政事到军务,事无大小,巨细皆议决之,气氛热烈,君臣融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