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默良久之后,只见袁熙轻咳一声,淡然道:「诸位,今日府中庭议,皆乃为国为君,言者无罪,闻者足诫,诸公有话但讲无妨。」
「回主公。」说话之人,却是掷地有声。
乃是许攸。
「主公扶持汉帝,匡扶朝政,乃汉朝肱骨之臣。如今曹仁据守淮南,天下诸侯尽皆观望洛阳动态,若主公放纵逆贼,只怕数载之后,则效仿者多矣,属下以为当伐之。」
为什么许攸在袁绍和袁熙当政前后差别这么大呢,倒不是许攸多么善变。
而是主明则臣直,主昏则臣佞,正如太宗皇帝李世民之封德彝也是如此。
「效仿者。多矣...」
袁熙缓缓点头道:「子远之言甚善。只是曹仁非等闲可动,我原意本待中原大定之后,方才收复江淮。不想人算不如天算,曹仁已经和孙策勾结在一起。实非我料预料之内。」
众人闻言也是尽皆点头,但却缄口不言。
此番之事却属突然,洛阳四面受敌之处,军马一旦南调,若短期内不能破敌,后面之势便岌岌可危,毕竟现在京都初定。
且孙家实力极大,绝非一朝一夕可破。但若不伐,则如许攸所言,数载之后,四方诸侯尽皆效仿,汉家天子威望扫地,四方不尊,这对袁熙的政治战略极为不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