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没有,我只是想问这具装,多少时rì可打造出一件?”
工头很是骄傲地禀报道:公子,不是在下吹嘘,放眼整个大汉。此时能产具装铠地只有咱们冀州了。不过现今能打造具装铠的工匠不多,每月能产两三具吧。”
现在技术还不成熟,到了南北朝时代才开始成熟普及更有了重甲骑兵,比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狒狸骑兵。
闻言,袁熙失望地暗中摇头,本来还想整一批具装铠回去,装备一支重骑兵。但看这库府里的存储,不过几十件,即便全部装备了也形不成战力。
“让那些工匠传授出造作具装的工艺,再给他们以重赏,激励他们赶造具装。”袁熙指着具装吩咐道。
工头点头答应,审配则问道:“这具打造起来装费时费力。难道公子认为它能在沙场上出奇制胜?”
袁熙点点头。接着说道,“正南先生不懂战事可能不知,如能建起一支几千骑的甲骑具装,那放眼天下,已无战阵能阻挡我军。”
太武帝拓跋焘和太宗皇帝李世民,就是凭借如此,横行天下无人能出其右的。
审配半信半疑。不过也吩咐那个工头按袁熙说的做。其实袁熙要求实在过高,此时不像具装铠工艺成熟地南北朝时期,那时的骑兵大都是重甲骑兵。而历史上官渡之战时,袁绍上万骑兵,也仅有三百多件马甲。
“我军兵甲齐备,再一月多就要讨伐公孙瓒了吧,公子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审配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