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由于许攸郭图的阻挠,袁绍没有下决心,但让袁绍同意他独领青州,还是要费一番周折的,不过对于青州袁熙是志在必得。
另外让袁熙头痛的是,关于安置蔡琰和刁秀儿的事情。回到邺城的当晚,他就向袁绍禀报了蔡邕父女的事情。
听到蔡邕身死,袁绍显得并不太关心这事。蔡邕名望是很大,但自从做了董卓的属官后,袁绍就对蔡邕有些反感,就如同王允的感官一样,这是政治立场问题。
出于自己好贤礼士的声名需要,袁绍他还是让袁熙安顿好蔡琰,并赐给了一些财帛,也算是照顾大儒遗孤了,也免得落人口实。
至于刁秀儿,袁熙暂时并不打算带回家中,毕竟没名没份的,而且让她陪伴蔡琰也好。将来等袁绍给他许了亲后,再纳进家中也不迟。
虽然高月对自己的风流不说什么,但自己也不能做的太过不是,毕竟惹怒正妻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后宫安定,袁熙才能在外征伐时,心无旁骛不是。
私养情妇这在整个汉代都十分普遍,像刘邦的庶子刘肥就是他与“外妇”曹氏生的。所以对于袁熙的安排,刁秀儿也没有抱怨,何况她也没有抱怨的资本不是吗。
作为一个穿越者,袁熙也想过坐拥江山美人,但那必须以实力为后盾,不然美人在侧也守不住不是,就如同原历史袁家被击败后,袁熙兄弟相继凋零,夫人甄宓也被曹丕强娶。
其实秦汉时代婚姻关系构成的先决条件,是具有等级性的,具体表现在经济地位相近才能“相与为婚姻”。
其次是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相近,如汉制规定:与公主结婚者必须是列侯,礼不下庶人,十分讲究门当户对,阀阅家世。
世家大族与寒门通婚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纳妾是可以的,但是取正妻必取门第,阀阅,不下庶族,所以身处这个时代的袁熙,也不能免俗,直接跳出历史的大背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