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必他们已经习惯了那里的气候,而且在三郡乌桓故地,建立马场这个主意十分好。”袁熙高兴道。
“塞外苦寒,他们愿意去么?”田丰不禁担忧道。
“元皓先生有所不知,有些百姓为了生计甚至远赴辽东,投奔公孙度的。只要大将军能给他们厚利,幽州不乏愿意去放牧的百姓。”田畴自信答道。
“公孙度虽然自诩为辽东太守,但却不服幽州所调令,在辽西的乌桓故地屯驻一支军队。对他进行威慑也好。”沮授赞成道,他从远交近攻层面考虑。
袁熙的目标可是将国家疆域扩大,所以辽东始终是要收回的,而且这也是父亲的遗恨之一,在辽西屯驻一支胡汉混杂骑兵的话,也是为将来攻打辽东做准备。
“这几年战乱不断,渔阳右北平等郡也是萧条,如此安置归降地乌桓部族,还有恢复各项生产十分重要。我打算推田畴先生为幽州牧,不知诸位意下如何?”袁熙抛出了一个重要议题问道。
众人找不到反对的理由,田畴是幽州名士,在幽州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又在征讨乌桓中立下大功,担任此职位算是实至名归的。
“大将军,恕在下不能胜任如此要职。”田畴推辞道。
“子泰先生,你熟知边地事务。又有深谋远虑,如此还不能胜任吗?”袁熙反问道。
田畴叹了叹气,说道,“在下xìng情淡泊,本想学郑大师那般潜心于学问,隐居与乡里。若非见边地胡人为害。在下是不愿再管时间俗务的。如今三郡乌桓已平,在座的诸位又都才干远胜于我,请大将军放我回归乡里去吧。”
袁熙知道他有很重的隐逸思想,但还是劝道:“三郡乌桓虽平,安置边地却是个重任,而且代郡上谷还有,诸多未归服地鲜卑乌桓部落。可以说幽州边地的难题尚未解决,子泰先生你这是要,弃幽州百姓于不顾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