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闻言笑道:“现有京兆张既,扶风太守傅干与马腾交厚,可在诏书下达之后代为劝于马腾,陈说其中利害。另外有长安陈宫,几番上书,向明公推荐天水冀州县人杨阜。言此人见识不凡,又深通关中各路诸侯内中虚实,可得大用!陈宫识人。断无差错!明公并可卓杨阜为说客,前往各部,一一劝服各路诸侯攻袁!”
一年岁末将至,河北大地白雪皑皑。州牧府书房内混杂香料的火炉,散发出阵阵淡香地暖意,袁熙躺在榻上查看文牍,高月、甄宓、万年公主和唐姬、刁秀儿、步练师几个妻妾则围坐一旁缝制冬衣。
“本宫是不是太笨了,怎么老是做不好。”刘妍叹气道。
“公主姐姐身份尊贵,从未做过女工,能做到这样已经十分不错了。”甄宓笑着答道。
“如此细致的活计最讲耐xìng,你静不下心来肯定做不好了。”袁熙摇头打趣道。
刘妍撅撅嘴,不悦道,“大冬天闷在屋里实在无趣,本想赶制一件冬衣给夫君,不料夫君如此言语相讥。”
袁熙放下文牍,笑道:“昔rì在京时跟太傅读书,不知是哪个耐不住xìng子,偷逃而走的,那可不是我吧。”
刘妍坐到袁熙身旁,羞红脸掐了他一把,气恼道,“那时自然是你带本宫偷逃的。”
两人想起宫中旧事,不禁相视一笑。他们两人认识最早,说是青梅竹马也不为过。
“刘晔先生求见公子。”婢女进屋禀报道。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我爱读小说网;https://www.52du.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