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从事一职管治一州民生,雍连县吏也未做过,恐不能胜任。”顾雍推辞道。虽然冀州军跟袁熙的风头很盛,但顾雍性格沉稳,并不着急出仕。
“元叹先生此言差矣,熙未领军之前不过洛阳一学子,奈何世道不稳,社稷危急,不得已用七尺身躯与诸位将士贤才共赴国难,为何?只为还我大汉黎民一个安定,还大汉社稷一个昌盛。”袁熙看着顾雍、国渊两人朗声道。
“还请两位相助与我,共同匡扶那社稷,共同拯救那青州百姓。”说完,袁熙拱手对两人深深一揖。
年轻白净的国渊热血上涌,赶紧起身还礼,说道,“国渊早有造福青州一方的心愿,蒙公子不弃,愿出任从事一职。”
“多谢子尼先生,能助我治理青州”袁熙施了一礼,国渊却是有一州之才,后来魏国屯田政策的实施者就是国渊,落实的井井有条,官民便之。
然后袁熙又看向顾雍,他更在意顾雍,毕竟顾雍可是一国之才,真诚问道,“元叹先生以为如何?”
顾雍为难地看向了郑玄,期望他能给些提示跟意见,师者如父,所以他在意郑玄的态度。
郑玄依旧手抚花白长须,笑道,“元叹,二公子虽年轻,但出身名门,胸怀大志,极具才德。你要是有出仕之心,不妨托付之。”
顾雍长长出了一口气,对袁熙拱手道:“雍愿为青州尽绵薄之力。”
袁熙长舒一口气,自己的萧何之才可算归位了。后来在田丰故去后,顾雍做了户部尚书,并授予大司农之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