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年,南阳,宛城。
“长史,扣下刘和为质,是否大题小做了。”袁术有些不解地问道杨弘。
杨弘摇了摇头,“非也,刘和手中的天子诏书,便是主公最需要的东西。”
“但也没必要如此吧?”袁术有些不忍。
杨弘轻叹一声,他徐徐解释道,“主公以为,若刘和北上后,会经过哪里?”
“河北?袁绍?”袁术立马想通了关键。
“然也,纵使主公不留,那袁绍也会扣下刘和,再以其声望威势,奉天子诏以讨不臣,谁能与之相抗?”杨弘终于说到了核心问题,这是一个政治名分大义问题,可不是简单的人质问题。
若袁绍有了这个东西,即便没有挟天子,他也有号令天下的政治资格。
所以,袁术可以不用,但决不能让袁绍得到,他深深舒了口气,“还是先生想的周全,那就暂且扣下刘和吧。”
“主公英明。”杨弘赶紧巩固成果。
而因为袁术的破坏,直接让袁绍丧失了,再一次与董卓分庭抗礼的机会。
其实,别说袁术不想袁绍得到,这份天子勤王诏书,其他的一些诸侯,估计也是这个想法,袁绍太强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