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神祗逼出了本心,是一份意外,万幸能被选中就意味着其中并没有“垃圾”.而有的人的目标或是宏大或是严苛或是牺牲或是奉献,都比黎恩那“如果我有能力的话,就多做一点”来的像样。
但结果就是这份誓约,仅仅给予了黎恩而不是其他人。
那份神力的眷顾其他人也看到了,这份“誓约”的分量相当不轻,但誓约内容却不严苛老板给出了轻松工作高待遇,只能说那个人大概有点不正常。
“他,有这个价值.”
“他的随手而为,可能超过了我一生的奉献。”
“誓约承认了他‘走到世界顶峰会多做一点’,那么,是从侧面验证了他可以走到世界顶端的潜力吗?”
不是阿猫阿狗都能“许大愿”的,能“贷款许大愿”的前提,是世界判定你真有可能实现大愿。
这些“候补主教”,不少专研本世界的神学(这真是一门需要漫长岁月学习掌握的‘理论科学’),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而他们,之后也会自然更尊重黎恩,隐约之间,这个新生的教会会自然将黎恩的意志放在核心.这或许也是祂给予黎恩的补偿吧。
至于黎恩自己?既然是自己的本心,他自然不会否定.如果真有一点否定了,那么,他也不是现在的自己了,到时候要承受什么代价都是理所当然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