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临如同潮水一般的舆论导向的时候,你或者我能否运用自己的一双眼睛,去发现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别有用心?能有运用自己的嘴巴,敢于说出于此截然相反的看法,哪怕备受欺凌,饱受折磨?
在一张张公知的嘴中,有心抑或无心的去引导,原本摇摇晃晃的舆论,带离原本的途径,一张张平日里温柔和善的嘴脸,在这个虚拟世界,居然变得格外愤懑,充满戾气。
可舆论导向之后的事情,就像璀璨烟花落幕之后的凄凉灰烬,有谁去真正关注过他们?
民意,需要导向,需要一个客观公正的导向。
农历腊月初三,距离黑儿妹妹大婚之时,还有三天之隔,远道而来的亲戚,在我家住了两天之后,终于彻底将手中的牌面掀起。
一众六人聚在客厅,父亲坐在客厅,脸色有些发青,将盖在自己膝盖上边的毯子,往上拉了拉,咳嗽不断的他,尽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一摸腰间空荡荡的口袋,没有找到昔日必不可少的烟叶子,干枯的手指重新放回到毯子上边:“弟妹,这件事不可小视,你说出来让我们大家都商量一下,毕竟是自家人。”
坐在父亲旁边的母亲,细心的将父亲领口褶皱的衣衫抹平:“今天,大家都在这里,有啥事就摊开了说吧。”
我和秀芹两个人坐在沙发上边,心中犹豫不决,捏了捏秀芹柔软的手指,手心渐渐渗出汗滴。
坐在父亲对面的婶子,穿着来时的那间大衣,脸上画着淡妆,无法掩盖住沟壑渐深的皮肤,放下手中的茶杯,清了清嗓子:“大哥,嫂子,我家的事情打击都清楚了。”看向正趴在沙发上边玩手机的木华:“这孩子在家待几年了,都没个正经工作。”
“妈咪,你在说什么呢”木华放下手中的手机,冷哼一声:“我自己会找,干嘛求别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