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若是前几日,青鸾见了这许多的力士和锦衣卫这态度,必定是要回避一二的,但自昨日和典幸谈过之后,身后有了司礼监的支持,青鸾的腰板硬得很。再者,虽国朝没了东厂西厂,但前朝却是有的,厂卫厂卫,自前朝而今,宫内二十四监与锦衣卫的关系便暧昧不已,彼此眉来眼去,自然心照不宣,锦衣卫也不会格外为难现在顶着司礼监奉御差事的青鸾。
方才青鸾敢在剑拔弩张之际出手相劝,也正是仗着这一点。
青鸾心里盘算着正始年间那件事,从工部账簿上看出的几处问题,终究还是要回到通州问题上解决,何况……钟钦照所说的那件案子,若说与通州半点关系都没有,青鸾是不信的。
通州,北京之门户。
而北京,正是那件案子所关切的最要紧之人的采邑。
正始六年,金陵府驿失火,镇北王世子上官钺客死金陵,锦衣卫指挥使韦济自缢,此案因锦衣卫冤案而起,自此一役,锦衣卫低调直至如今,在癸酉惨案上栽了大跟头的锦衣卫,如今又在线索隐隐指向正始年间之事的此案上活跃非常,会是巧合吗?
最关键的是……青鸾对上官这个姓非常、非常在意。
想到如今号称去护国寺祈福的上官皇后,青鸾看向书笺的目光也不由一滞。
“公公,可有何处不妥么?”
将书笺呈给青鸾检阅的押司紧紧盯着青鸾,并未错过青鸾的小动作,当即便问道。
青鸾松了口气,看了那押司一眼,放松道:“无碍,只是方才有个字难认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