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这群人把牛皮皮又争先恐后地向另一边推去,出去之前几个大嗓门还专门把声贝提高了八个音节,吼了一句:“帅哥过来了。”当时的牛皮皮还奇怪这些人怎么到哪都要吼一句,后来进来久了牛皮皮才知道,他们为什么每次在牛皮皮准备要去哪里的时候这些人都要抢先喊上几嗓子,说牛皮皮要怎么样怎么样,原来是为了给其他人提个醒,让其他人做好准备,牛皮皮不该看到的东西绝对不要拿出来。
就这样,牛皮皮被推搡到了大厅,他们安排牛皮皮围着厅里的方桌旁边坐下。这时候,牛皮皮身边那群挥之不去甩都甩不掉的人肉尾巴,纷纷围坐在牛皮皮的两边,目不转睛地盯着牛皮皮。看的牛皮皮是身上不住地发冷。这些人就好像多久没有见过一个新鲜的活人了,那望眼欲穿的眼神简直可以把牛皮皮整个生吞活剥。牛皮皮斜着眼睛朝两边小心翼翼地打量着众人,这些人把自己当动物园的稀有动物一样看待,不知道接下来他们又要整什么幺蛾子。从昨天到今天,这个地方带给自己的没有任何惊喜,相反的,是一次又一次突如其来的惊吓。
待大部分都稍稍落座,当然也有在一旁站着的人,大部分人基本上都进了大厅,位置齐整之后,这些人之中的各种小的领头人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找牛皮皮来搭话,问牛皮皮之前是做什么的,家庭情况怎么样,还有就是自己的朋友这些也都是做什么的?牛皮皮当时心下纳闷,这些人是经过一晚上失忆了吗?怎么前脚刚问完,后脚又跟上来问,就这几个问题来回反复不停地询问自己。挡下牛皮皮脸色就有点不自在,这些人像烦人的苍蝇一般,嗡嗡地试探个没完。问牛皮皮话的人是一个小眼睛的男子,那男子从面相上来看,就属于贼眉鼠眼的类型,牛皮皮发现,那男子的眼神一直盯着自己的眼睛,时不时地在在自己身上来回游走,向两把沾满油的油刷子。旁白还有一个女人拿着小本准备要记录着什么。
牛皮皮忽然想起了之前听说过的关于挂头组织的事迹,再联系这些人现在三番五次地询问之前就打探过的消息,牛皮皮幡然醒悟,原来他们是为了再次验证牛皮皮前一天说的这些话到底有没有虚假的成分,是不是属实,看看牛皮皮是不是在编瞎话。当然这些人还是鬼灵精的很,他们不会按部就班地挨个提问题,有时候会突然间或者无意之间把问题带入,想要把人打个措手不及。牛皮皮这时候突然心细如毛,留了个心眼,说之前凡事过了过脑子,和之前说的所有情况都是一模一样。
听到牛皮皮回答没有任何出入,这些人也终于算是放下了心来。牛皮皮看的出来,这些人对他的回答很是满意,相信在他们心里牛皮皮的初级考验已经通过了。紧接着,他们开始介绍自己,他们介绍自己的时候很怪异,不是一般我们想象中的自我介绍,而都是自己的姓氏加上老板的名字,然后方才介绍自己是哪里来的。这些人不对外称自己的名字是为了防止被报复,所以他们都对牛皮皮隐藏了姓名。只有牛皮皮的个人信息被他们熟知!
前戏差不多都做足了,知道了他们想知道的一切,试探完了所有该试探的,大家开始整齐队伍,纷纷落座,看样子,貌似开始准备一场大的演说活动。
果然不错,这些人开始暗示性的演说,通俗说就是讲故事,不过讲的故事都是有深意的,这些故事被这些人直接拿来,然后被附上了一些歪理邪说,成为了挂头组织里面激励众人的精神食粮。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其中一个女人身上,是一个中年妇女,领头的男子说道:“今天该大姐演说了,大姐准备好了吗?”男子的目光看向那个中年妇女,中年女人身子端坐,清了清嗓子,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领头男子看到中年女子已经准备就绪,也是一本正经地点点头,伸手示意说道:“请开始你的演讲。”
中年女子用一幅十分不标准的普通话说道,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有个年轻人外出打工,挣了很多钱,娶了村里最漂亮的女孩,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可是这个年轻人不学好,爱打麻将,而且赌性很大,没几年就把挣得钱输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男子的老婆苦口婆心地劝他学好,可是男子却执迷不悟。最后老婆没办法,只好选择跟他离婚,并且把两个还在读书的孩子甩给他。
为了给两个儿子筹学费,他买了一群鸭子。一年夏天,两个儿子在河边放鸭子,看到河里有东西金光闪闪,想要下河去寻,可是两个孩子却不识水性,只好去找爸爸商量。大儿子跑回家时,发现大门紧锁,他知道老爸又去打牌了。他急急忙忙赶往麻将馆,还没进门,就听他爸大喊:"三杠的清一色杠上开花。"大儿子跑过去,忙说:"爸,我们在河边发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东西这男子很不耐烦,顺手给他两块钱:"快回去放鸭子,放好鸭子,这学期学费就有了。"大儿子无奈,只得返回,小儿子见状,心里明白原委,一溜烟儿向村头跑去,还没跑到门口,就大声喊道:“爸爸,哥把腿摔断了,你快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听到小儿子的呼喊,这当爸的就算是堵性再大,也是一下子着急上火,二话不说,抓起桌上钱就往河边奔。到了河边定睛一看,大儿子正活灵活跳地在河边捉鱼玩耍,男子一时间生气极了,本来今天上好的手气,要是不被小儿子闹这一出,自己今天一定会大赚一笔,够养好一阵子鸭子了。想完,不由分说地走上前去,“啪”的一声给了小儿子一耳光。小儿子捂着脸很是委屈地说道:"爸,你看河里!"男子半信半疑地回头一瞧,一时间眼光大亮,嘿,好家伙,真有个东西,金光闪闪的,捞上来一看原来是唐代一个县令用过的金碗,价值连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