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和风险不成正比啊。
可你要说没问题的话,这件事又太巧合了点。
冯国用的岳父因贪腐,引起朱棣的震怒而被杀,从而使得冯国用反叛,而朱棣为了尽快平定叛乱,只率少数精锐,以最快速度赶赴赣榆平叛,这在逻辑上是能够说得通的。
朱明在沿海地区的守军,需要防备周瑜的水军,死皮朱棣能调动的机动兵力也不算多,而以朱棣的威望,若是亲自平叛,且行动足够快的话,说不定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所以,朱棣只率五千军队,以及亲自率军平叛,这些其实都是合情合理的行为。
但单独看来都合理的行为,全部加在一起也合理,这反而就显得有点刻意了,虽说也符合逻辑,但打仗谁会按正常思路来?
所以每念至此,饶是周瑜也不禁感到纠结,是既担心这会是朱棣的陷阱,又不想错过这么一个大好机会。
他不是没想过将计就计,但都看不出朱棣的陷阱具体是什么,又如何将计就计呢?
纠结的人自然不止周瑜一个,还有戚继光和李舜臣,他们也看出了其中问题,只是周瑜都看不破朱棣的意图,他们自然也看不出来。
三人一番商议之后,最终还是不愿放弃这个千载难逢机会,毕竟若是能直接拿下朱棣的话,青南大战就不用再打了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