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我爱读小说网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四十三章 途经徐州 (2 / 3)

第一百四十三章 途经徐州 (2 / 3)

        何白又大力的邀请张昭前往北海暂避,张昭也想看看以何白的观念治郡成效如何,于是决意前往北海暂居。至此,何白才满意的领军向北海国而去。

        路经琅琊,又向驻军于琅琊国的臧霸告别。一路行到阳都,何白突然想到诸葛亮似乎就是阳都人。虽然其现在还正年幼,上门打好关系也不错。

        于是命人询问阳都诸葛氏的府邸何在,不想却得知到诸葛亮之父诸葛珪,已于前年时就不幸逝世了。母亲章氏则更早一步去逝,如今诸葛氏一家的成年人只有继母一人。小辈中年纪最大的诸葛瑾也才刚满十五周岁,而诸葛亮更才只有八周岁而已。

        诸葛亮的亲叔叔诸葛玄如今正在四方游学,不知所踪,无人可以关照到他们。此时的诸葛亮一家六口人正是坐吃山空,无人依靠的境地。何白大喜,如此不正是天助我也么。当即备上厚礼,前往诸葛家拜访。

        阳都诸葛氏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诸葛亮这支恐怕算是庶出了,所以没有在祖地诸县居住,而是分离搬到了阳都县来。不过即便如此,他家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出身,只是到了诸葛亮父亲诸葛珪这一代已经是明显没落了。

        阳都诸葛氏前家主诸葛珪至死时,也只是个郡丞。因此有何白这新任的北海国相、龙池乡侯前来拜访,身为小家主的诸葛瑾顿时慌乱的不知如何是好。

        还是年幼机敏的诸葛亮出来劝道:“北海国相又非我琅琊国相,我家又无大人,前来我家决非是为公事,必定是因与我家有旧,这才前来拜访。”

        然而有中二千石的高官前来拜会,还是让初次以家主身份待客的诸葛瑾紧张不已。何白只得温和的劝道:“你家与我家有大恩德,我是前来报恩的,可不是以官身前来拜访,希望阿瑾你莫要惶恐。”

        诸葛瑾不由一愣,问道:“不知我家与龙池乡侯有何恩德?”

        何白来时早就想好了,诸葛亮乃是千古流传的名相之才,诸葛瑾也是三公之才,就算是最小的诸葛均那也是郡守之才,自已要乘机早早的拐走为妙。然而自已与诸葛氏无亲无故的,只怕无法将之轻松拐走。

        要知世人都有无功不受禄,受馈有愧之心,纵是故旧好友的身份,只怕也不容易使诸葛氏托庇于自已。唯有以报恩的说法,才能让诸葛氏轻松自在的接受自已对其的恩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