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旦新罗认为只要能短期内守住则突厥自退,那么新罗必定倾尽全力防卫,而不是举白旗彻底投降。&1t;/p>
对高玉瑶而言,此举是否还能保证住钱袋子的丰厚暂且两说,但至少,借助新罗消耗突厥的战力,也总不算太亏。&1t;/p>
时入八月,燕城岌岌可危,好似随时可以拿下,而另一边,新罗国也同样不好过。&1t;/p>
新罗北部已经全部陷落,大量流民南下意图涌入都城,按照新罗王族原本的想法,是断不会放这些人随意入城的,但随着大梁军队兵围燕城并持续猛攻的消息传来,这才一改注意,将流民全部收容。&1t;/p>
然而这种收容也不是无代价的,所有青壮都完成临时编队协同防卫,既然战力上比不过,那就借助坚城以及人数死拼到底。总归放任这些流民继续往南,只会将暂且相对安宁的南面也弄的焦头难额,那还不如动起来以御敌。&1t;/p>
“王都已有五十万大军守卫!胜利是属于我的!”这是新罗朝廷一开始安抚民心所宣传的口号。&1t;/p>
然后么……&1t;/p>
不得不说,夷人真心是太猛了,悍不畏死一股脑的就往城墙上冲。讲道理,向来只有攻城一方死伤更多,然而现在却是完全反了过来。&1t;/p>
作为攻城一方,时日下来,突厥一方死伤万余,而新罗方面,死伤人数却已达到十万,无论怎么看,打到最后新罗都是必败的一方。尤其是如今攻城的,纯粹只有那些夷人,至于突厥人……&1t;/p>
&1t;/p>
难得战事暂歇,新罗王走上城墙慰问鼓舞,到现在已有不少大臣已经王公贵族劝他难逃,可都被他拒绝了。难逃?这是开玩笑么,新罗的王都,其位置本就靠南边,再往下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国土,其余皆为大海,现在难逃,又能逃到哪去?还能有比王都更坚固的城池么?待突厥继续追击,他又能往哪逃?难不成去大梁寄人篱下?&1t;/p>
新罗王看着城下的夷人营寨,心知在看不见的地方,尚有阿史那忽沁的突厥大营在那边驻扎。也是得亏他们没有参与攻城,不然王都如何坚持到现在?&1t;/p>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